#! (ink pub (T i) (attr (type Topic)) (edge (supset 6 心理学)))

王崇巍 的主题 2023/7/20 07:54

你喜欢看平板,就不给你看

最让家长烦心的,就是你的乖儿子求你让他看平板了。#平板电脑

豆豆的儿子果果8岁,聪明伶俐,喜欢看书。一天,豆豆下班接了果果回家,让果果玩,开始做饭。做好饭之后找不到手机了。问果果,果果说:“没看见,是不是姥爷拿走了”。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果果承认把妈妈的手机藏在了沙发里,想等妈妈不在的时候看。#智能手机

这么小的孩子撒谎欺骗妈妈就为了看会手机,可见这些电子设备的吸引力之大。#育儿#撒谎

那怎么办呢?父母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孩子不对电子设备上瘾吗?#上瘾

根据我的经验,几乎所有的父母的方法都是有问题的。但是,只是列出一堆错误的的做法批评一下,肯定是你不能接受的。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叫做组织行为学,动机是最主要的研究题目,近百年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理解为什么有些方法是错的,以及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正确有效的。#激励

早上太阳升起,你是不是该起床了。你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起床上班上学,还是心里暗骂“又特么的得上班”,舍不得离开温暖的被窝?

如果你看到有人懒得起床,懒得干活,别急着批评她懒,她只是没有动力而已。

所以,动机是行动的发动机,学校有朋友,或者老师很好,或者有很多新鲜的活动,亦或是家里太压抑,只有去学校才能放松,这些都可能是一个小朋友喜欢上学的原因。友好亲密的同时,善解人意的领导,又挑战的工作,完成工作的成就感,家里太无聊,这些都可能是一个成年人上班的原因。

因此,动机是一股力量,推动人行动。不愿意行动,整天睡大觉,做任何事都没力气,没心劲儿,大概率是这个人抑郁了。#抑郁

动机不只是让人“动”起来,还是影响“方向” 的方向盘。成功,荣耀,认可,感情,体验,财富都可能是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果果的目标就是在妈妈不在的时候看一会儿手机。

看手机显然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欢的,但是大人会”教育”他们看手机不好,不能看很久,很多家长规定每天小朋友看屏幕的时间,这些都是实现目标的障碍。人生在世,实现目标的路上总是障碍重重,面对障碍怎么办呢?这就要看动机有多强,以及这个人有多大的能力了。果果不惜欺骗妈妈来看平板,对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这个动机以及足够强了。独裁者为了实现对权力的梦想不惜撒谎,欺骗,编造,洗脑乃至牺牲无数的炮灰,表明权力作为动机的强大。知难而退显然是动机不够强。

坚持的时间也是衡量动机强度的重要指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做某件事,说明背后的动机的强劲。

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行为表现,是他人乃至自己能够观察到的,而背后的动机则是看不到的。同样一个行为,背后的动机有很多种可能性。所以,动机是一个系统,有几个大的部分:

1、需求或者目标,这是行为的起因; 2、通过行动的方向,投入程度和坚持的程度可以判断动机的强度。

小海豚一两岁的时候,似乎注意力转移很快,让人怀疑是不是有注意力的问题,甚至会不会有多动症。作为心理学家,我们当然不会轻易下结论。观察发现小海豚在玩他的托马斯小火车,或读喜欢的书的时候可以一个小时心无旁骛。这样的专注和对别的活动的不专注显然是动机不同,不是注意力缺失。你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喜欢的事情会很专注,不喜欢就很容易睡大觉了。#注意力

上百年心理学对激励的研究,最近越来越开始注意脑和神经系统的作用。从动机的角度来说,脑很简单,想要和需要的东西会吸引注意力,得不到的情况下,注意力就很难转移到其它事情上。而动机的神奇之处在于,一旦满足,就不再是最主要的动机了。马云喜欢说赚钱不是他的动力来源,从激励的角度来说很简单,因为他已经有了。他缺的是认可和权力,所以会开演唱会,会和世界上最大的b权力组织掰手腕。#权力#认可

很小的时候,我对小海豚说:“小海豚,做作业”,几乎每次回答都是:“等我看完这一段油管 YouTube视频”。

作为负责任的爸爸,我应该怎么做。如果是你你怎么做?

是苦口婆心劝他干完正事再看平板,甚至暴力抢下来,告诉他不写完作业不能看?还是任由他看完这段再做作业?

我们不妨从刚刚所描述的激励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不同的策略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看平板显然是当下最大的需求,若强行终止,脑没有得到满足,注意力仍然在平板上,转移到作业上来是不可能的。因此,我问这个视频还有多长。回答是10分钟。

10分钟以后他主动放下平板,开始做作业。

激励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核心现象之一,无数的心理学家提出了无数的理论。你有自己的偏好乃至完全不信任激励的理论都可以理解。

甜品和平板是小朋友,乃至大朋友的最爱,很容易到痴迷上瘾的程度。给大家讲讲我们怎么处理小海豚这两个方面。

小海豚一岁多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下班回家,想和儿子套近乎,主动说:“小海豚,爸爸带你去楼下吃冰激凌”。小海豚回答说:“上午吃过了”。这么小的孩子能拒绝冰激淋的诱惑,我的下巴要掉下来了。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小时候和任何小朋友一样,喜欢吃糖,可以不停地吃好多。我会告诉他:“糖就放在桌子上你能够看到的地方,伸手可及,你随时想吃随时可以吃到。但是我要告诉你,糖虽然好吃,但是每天要限量,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糖

作为一个父亲,做到言行一致并不容易。开始小海豚会有时候会吃好几块糖,几乎是在测试我说的”想吃就可以随便吃”是不是真的。

他接受了爸爸的说法之后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形成了一个“糖对身体不好”的认识。我继续给他解释,糖本身是非常好的东西,是最佳的食物和能量来源,消化起来非常方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味觉认为糖是顶级美味的原因。所以,糖和很多其它生活里好的东西一样,只有在上瘾过量的时候才有害。

平板是很多父母眼里的洪水猛兽。

最常见的理由是觉得看屏幕太久会造成近视。我们还考虑过玩游戏太多会不会混淆现实和虚拟世界。 长话短说,或短话长说,我们到数据库里搜索了相关的文献,发现儿童的近视眼和室外时间相关,和屏幕无关。当然,看屏幕多,室外的时间就会少。从这个角度来说似乎是有关系的。这个是学者们所说的虚假的关系,就是看数据是有关系的,其实这个关系是因为别的因素。#游戏#近视

没有证据表明玩游戏会混淆现实,证据表明暴力游戏也不会让儿童更暴力,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玩游戏还能够帮助孩子的手眼协调和动作能力的发展。 根据这些证据和结论,10个月大的小海豚有了自己的平板,iPad mini。他的平板开始没有密码,后来是他自己的密码,他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看,看什么,看多久。#暴力

当然,光是放任是不行的。爸爸妈妈要发挥老师的作用,给小海豚讲平板的利与弊。

你有没有尝试过给一岁的孩子讲道理,强烈推荐你尝试一下。

对话大约如下: 爸爸:“小海豚,玩具好玩儿还是平板好玩儿”? 儿子:“平板”。 爸爸:“平板好玩儿还是户外好玩儿”? 儿子:“平板”。 爸爸:“平板好玩儿还是爷爷奶奶好玩儿”? 儿子:“平板”。 爸爸:“是这样的,因为平板太好玩儿了,所以容易上瘾。会让人不出去玩,不和别人玩。会影响眼睛,影响社交”。 儿子:(半信半疑中,爸爸似乎是有道理的,可是这个平板真的是很好玩。) 爸爸:“这样,你可以随时看平板,想看多久都可以。但是你要保证每天有一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时间,花时间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玩”。 儿子:“好”。

几次这样的对话之后,开始还需要提醒,后来小海豚就很自觉,看一段平板以后会主动出去玩。

10年过去了,小海豚视力正常,所以肆无忌惮看平板并没有带来不良的后果。好处则是巨大的。

感谢乔帮主发明的iPad,让不到一岁的小海豚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探索。胖乎乎的小海豚手指一滑打开平板,点开YouTube,点一下麦克风的标志,说:“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话音刚落,无数神奇的托马斯小火车视频就出来了。这些视频还附带着推荐其它小朋友可能感兴趣的视频。四岁的小海豚就开始和爸爸讨论车的传送装置,碰撞会带来的后果,迅速进入了“我的世界”,从恐龙开始打开了生物学,考古学,进化等等领域的大门。#史蒂夫·乔布斯

对好奇心极其旺盛的小海豚来说,YouTube是一个无尽的宝库,造就了今天博学又充满创造力的他。

最后,回到激励这个题目。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事事受人控制的孩子的人生是一个悲剧的人生。

学校已经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地狱”了。你可能觉得我夸大了。有研究证据表明在人生的所有的场景里,学校是最无聊,最压抑的地方,说这样的地方是“地狱”应该不过分。#学校

希望更多的父母明白让孩子觉得家是“天堂”有多么的重要。

很多父母的理念是“管”孩子,孩子听话才有未来。希望这篇文章帮助你理解动机的原理,提高你和孩子互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Kanfer,R.(1990).Motivation theory and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In M. D.Dunnette&L.M.Hough(Eds.),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Vol.1,pp.75-170).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2、Kanfer,R.,Frese,M.,&Johnson,R.E. (2017).Motivation related to work:A century of progres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02(3),338-355. https://doi.org/10.1037/apl0000133 3、 Schmidt, A. M., Beck, J. W., & Gillespie,J. Z. (2013). Motivation. In N. W. Schmitt & S. Highhouse (Eds.),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nd ed). Wiley. 4、 Lord, R. G., Diefendorff, J. M., Schmidt,A. M., & Hall, R. J. (2010). Self-Regulation at Work.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1(1), 543-568. Just a moment… 5、 Baumeister, R. F., & Leary, 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3), 497-529. APA PsycNet